法律分析:物业过户需要双方到场。因为物业过户要签一些合同、档案类的,如果确实不能来,可以写委托书,把身份证给被委托人,不过还是尽量本人亲自去。物业交割是房屋过户之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涉及到很多费用的结算、交接,还有物业的备案等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要求房屋所有权过户需要提供以下资料:1、房屋所有权证书2、房屋测绘图纸(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)3、房屋查档证明(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)4、房地产评估报告5、房主提供夫妻双方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(如夫妻双方户口不在一起需提供结婚证)6、房屋买卖合同7、房地产过户申请表、保证书。(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)8、买房的身份证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业主权益被物业侵害的,可以找当地房地产行政部门或房管局投诉。当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或房管局应当在接受到投诉后,积极协商和处理,尽可能解决投诉的相关问题,为业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。 法律依据:《物业管理条例》第四十七条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约定,但不得违反法律、法规和管理规约的有关规定。 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管理规约的规定,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。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、首先应收集有力证据,通过业主委员会向物业管理部门郑重通报; 2、若物业管理部门置之不理或无作为,可向当地住建委申诉。
相关文章
拖欠工人工资,如何处理
对于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,处理方式需视具体情况而定。拖欠工人工资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应对。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形:1. 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且拖欠工资: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申请追讨工资,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拖欠的工资。2.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
养老保险中间隔几年再交,怎么办
养老保险中断后可续交,需了解当地政策。分析:养老保险中断几年后,您可以选择继续缴纳。但需注意,中断期间可能不计算缴费年限,且可能影响养老金待遇。具体影响需根据当地养老保险政策确定。提醒:若您发现养老金缴纳记录长时间未更新或中断,且影响到您的退
公司不给我们劳动合同怎么办
公司不给劳动合同,可依法维权。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公司超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需付双倍工资,长期不签后果严重,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及经济赔偿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公司不给合同,应这样处理:
违建必须要拆吗
违建一般需拆除,但也有例外。依据《城乡规划法》等,若拆除违建将损害公共利益、技术条件不允许或影响结构安全,可不拆。不及时处理违建,可能引发安全隐患、法律纠纷及城市规划混乱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
企业盗用他人信息逃税有何后果
企业盗用他人信息逃税将受法律严惩。依据《刑法》,盗用个人信息逃税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,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制裁,严重影响企业信誉和经营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
五一补课犯法吗
五一补课是否犯法需视具体情况。分析:根据《劳动法》及《教育法》相关规定,五一属于法定节假日,学校或用人单位应保障员工和学生的休息权。若强制补课且未支付加班费(针对员工)或违反教育部门的减负规定(针对学生),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。提醒:若补课行为
实体店的特步鞋能退吗
实体店特步鞋在符合条件下可退。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享有退货权,若鞋子有质量问题或商家违约,可要求退货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,如错过退货期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微信被骗5万块报警有用吗
微信被骗5万块,报警非常有用。依据《刑法》,诈骗数额较大将受刑事处罚。不及时报警,可能面临资金无法追回的风险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微信被骗,常见处理方式是报警并保留证据。若涉及平台交
快递损坏可以退款吗
快递损坏通常可以退款。依据《快递暂行条例》,快递公司有保障快件安全责任,损坏应赔偿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,如无法获得应有赔偿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快递损坏退款方式多
男朋友前女友纠缠我该怎么办
您可以先尝试与男方前女友沟通协商。如协商无果且涉及经济问题,可依法向法院起诉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若双方存在经济纠纷,首先应考虑通过协商解决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等相关法律支持双方自行和解,也明确了法院对类似纠纷的管辖权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